close
華麗的帳幕 ─蕭師母的教會生活

by Becky

「得聽神的言語,得見全能者的異象,仆倒而眼目得開的人宣告說,雅各阿,你的帳棚何等佳美!以色列阿,你的帳幕何等華麗!如延展的山谷,如河旁的園子,如耶和華所栽的沉香樹,如水邊的香柏木。」(民二十四4,5.6)

「信靠耶和華,以耶和華為可信靠的,那人有福了。他必像樹栽於水旁,沿河邊扎根,炎熱來到並不懼怕,葉子仍必青翠,在乾旱之年毫無掛慮,而且結果不止。」(耶十七7,8 )


等了幾個月,蕭師母終於從上海歸來。那天,他一走進會場,看到她的人,都驚喜地叫道:「你回來了!太好了!‧‧‧」在分享中,她有些激動,她說:「在上海,雖然我個人有讀經、禱告,但仍覺得枯乾,因為在那兒,沒有可享受的教會生活‧‧‧」明顯地,她需要我們,而我們也天天盼她快快回來。這是身體生活,我感到互相為肢體的幸福。

但是,她兩次婉拒了我的訪談。第一次,她說她深覺非常虧欠主,因為子女(2個兒子,一個女兒。分別在美國,上海和台灣),已不似年青時那樣地愛主,盡功用。第二次,她說她很普通,想不出有什麼可說的。我這才警覺到:這是主的手。因我所遭遇的是出於你,我就默然不語(詩三十九9 )。這項文字服事的發起是主,不是我。我所該做的,只是盡力仰望主的憐憫,用禱告來配合祂的旨意。所以在電話中,我緩緩地對她說:「您再禱告、尋求一下,不要勉強,也不要有壓力喲!…」幾天後,她歡歡喜喜地答應了我的訪談。一、 看別人比自己強

蕭師母,81歲,是一位退休的教師,教會生活近60年。我與她原在同一個大區,彼此熟稔。但與她有深入的往來,是近六、七年的事,因為環境的安排,我們又在同一個四十餘人的小區。這個區,以年長師母為主。我不知別人怎麼想,但我在區裡非常自在、快樂。偶爾,主日我因事沒有到會,蕭師母一定會把教會簡訊郵寄給我,讓我有很強的歸屬感。每週我至少花兩小時,準備那幾分鐘的申言稿,她能珍惜,也給我很深的安息。在訪談中,他提到有些師母們似乎沒法專心,好像無法體會我的申言內容。我告訴她,我把申言當做一種操練,一種對神的盡職,根本不看人或褒或貶的反應。令我寶貴的是,師母們絕不會爭競、嫉妒。這種氛圍甜美,令人感動。「只要心思卑微,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;」(腓二3下)這是蕭師母常常在會中所說,並身體力行的話。其它的師母們,也都如此。

因為卑微,她常常默默地整理廚房,清潔洗手間;因為看別人比自己強,所以竭力追求,盡力學習。有一次,她在會中分享,人的年歲就像口袋中的錢幣,過一年就少一塊,目前她的幣值所剩不多,因此一塊要當兩塊用,絕對不可浪費一分一毫。我聽了也心生警惕。「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,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。」(詩九十12)。每個人都應贖回光陰,把握每一可用的時機,用在神聖生命(zoe)的構成上,不要再被邪惡的日子所消耗。

兩年前,我想加入作餅的服事。我問蕭師母可否教我?她聽了非常高興,在她家那寬大又整潔的廚房中,她一邊講解,一邊示範給我看。我練習了兩年,就是做不出像她所做的,那又香又脆的餅。在主裡的任何事奉,要做得好,除了要有主的同在,時間是個關鍵的因素。一切美好的呈現,是工夫的累積,不是巧合。從此,我對一些看似平凡無奇的事,又多了一份敬重。教會生活有太多值得學習的地方,身邊有這樣一位拿俄米(出自路得記,意甜美),不該感謝、讚美主特別的眷顧嗎?

二、用愛接待客旅

她除了個人的追求、學習外,對主也有更深、更誠的奉獻。家打開,接待韓國來的弟兄姊妹就是一例。有一次,我要求與她一起配搭接待,他聽了很振奮,說,有我與她同心接待外國來的聖徒,她就不緊張,也不孤單了。那天晚上,我們從會所接回一對韓國夫婦,這對夫婦看到蕭師母熱誠、親切的態度,及體貼地為他們準備的主臥室,好像也鬆了一口氣,不再惶恐。並且堅持要交通一會兒,不急著早早休息。那晚的交通,藉著簡單的英語,大家有了初步的認識、了解。在喜樂的靈中,向主禱告,並不斷地讚美、敬拜。在我要回自己的住處前,我再一次與韓國弟兄姊妹確認第二天的起床及用早餐的時間。這時蕭師母拿出一個大時鐘,撥到起床的時刻,並做了一個從睡眠中醒起的動作。這時,我恍然大悟,原來她以前的國外接待都是出自神聖的愛(agape),已超過人的極限。語言不通,可以是一個正當的推辭,可是,因著對主的珍賞,她獻上一切。這是個馨香的見證,見證主的甘甜。對於真正的奉獻,那一晚,在回家的路上,我的內心充滿了愧疚。

第二天,蕭師母準備了豐盛的早餐,這對夫婦吃得很開心。他們是一對全心服事韓國教會的弟兄姊妹,剛從美國參加特會完回韓國,沒兩天,又飛來台灣訪問。可是,一點也看不出倦容,我想聖徒殷勤的接待,讓他們的靈復甦、新鮮,覺得服事主真有價值,真榮耀。

當我們把他們送上遊覽車,大家依依不捨,直到車子消失在馬路的盡頭時,我與蕭師母才轉過身來。我說,因著主,我們都成了親人。蕭師母說:「對啊!如果不是因著主,我們對自己肉身的親人,也沒有這般恭敬、熱誠。」因著愛主,所以才愛弟兄姊妹。一切人性的美德,都是以神聖生命為源頭。在訪談中,蕭師母提起這對韓國弟兄姊妹。她說:「那次,韓國弟兄送我一件毛披肩,每次寒流來,披上它,不只身體溫暖,心理更是暖烘烘的。…」這對夫婦已珍藏在她的心中,多美好的回憶。

三、人生的轉折處

我問她,經歷主最深刻的,是哪幾件事?她說到她的婚姻。24歲(1949年)那年,她原本在中國大陸的大連市教書。利用暑假兩個月,去北京探望已婚的妹妹。沒想到,時局丕變,東北地區淪陷,她回不了家,也與家人失聯。妹夫不想收留她,竟自作主張,為她登報徵婚。最初,她悲憤地把所有的來信都丟在字紙簍裡。後來,她想到禱告,他告訴主,目前兵荒馬亂,人心惶惶,她流落異鄉,進退唯谷,如果是出於主,就在手中這新收到三封信中,替她揀選;否則,就阻止事情再發展下去。奇妙的是,主為她安排了一位軍人,就是蕭弟兄。而禱告後,應徵信也止住了。她說,那時腦中一片混亂,對主的認識也沒有現在紮實。今日回首,真是冒險。然而,生命中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的,每一個遭遇都是主量過的。任何微小的事,都在神主宰的安排下,何況婚姻大事?珍賞主的帶領,全心順服,就帶來生命的成長。

婚後不久,隨蕭弟兄來到台灣。當時左、右兩邊的鄰居都是我們中間的姊妹,她發現我們中間真理豐富,大家又都隨靈而行,所以她也歸於一個羊群了。從此,她與眾聖徒「栽植於耶和華的殿中,發旺於我們神的院裡。他們年老的時候,仍要結果子;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;」(詩九十二13,14 )。這時,她有了真正的歸宿。

但在過教會生活的過程中,她經歷了十字架的破碎,也付出了代價。當她30多歲,搬來目前這個聚會的地方時,只有20幾位弟兄姊妹,正處於開疆拓土的階段。晚上,她一定來聚會。可是,家人很不諒解,讓她飽受煎熬。波浪洪濤漫過其身,她魂極其憂傷,幾乎要死。有一次,她勇敢地對家人說:「我白天教課,傍晚操持家務,並沒有怠忽職守。即使是請來的女工,也應有休息的時候,我用休息的時間去聚會,並不過分!」並且宣告,如果再逼迫她,她就要離家。這是多年前,我聽到她在會中所分享,為主站住的親身經歷。當我寫到這一段時,內心非常震撼,淚水奪眶而出。「你們還要因我的名,被眾人恨惡;惟有忍耐到底的,必然得救。」(太十22 )她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主,她配作主的門徒。在這窄路上,有高昂,也有黯然,但無論如何,她已成了基督凱旋行列中的俘虜。基督升上高處時,也把她作成賜給教會的一個恩賜。近五十年前,她與這極少數的弟兄姊妹在這苗圃中,辛勤地栽種,勞苦地澆灌,而神讓它欣欣向榮地成長,如今這已是數百人的教會。令人喜樂的是,近年來,蕭弟兄總是與蕭師母一起來聚會,甚至在接待聖徒上,也熱心、真誠地擺上主所量給他的那一份。

她就像主耶穌在約翰福音十二章,所提到的那一粒麥子,在一生精華的歲月中,被埋在陰暗、寒冷、潮濕的地裏。如今,年事已高,這破碎的子粒,卻奇蹟似的,顯出繁茂的復活。她談起所經歷的苦難,雲淡風清,但我不得不驚奇、讚嘆主手親自的雕刻。原來「誰苦受得最深,最有、可以給人。誰不熟練損失、剝奪,誰就僅是響鈸、鳴鑼。」(大本詩歌465首)她的謙和、忠信與忍耐都是基督的展示。

四、對年輕人勸勉的話

從自己的家庭生活,談到年輕人的交友、婚姻。她說,弟兄姊妹都會長大,都需要婚配。「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好,因為二人勞碌,可得美好的酬報;」(傳四9 )。但面對這彎曲悖謬的世代,一定要仰望主的保守,格外慎重。並要學習冷靜的,客觀的,把每一件事都帶到主面前好好考慮,不可隨流飄去。「婚姻當在眾人中間受尊重,床也不可污穢,」(來十三4上)。為了主的見證,年輕人該有聖別的生活。而在主手中所建立的家庭,也應當奉獻給主,如此婚姻就有了一個結實的根基。同時把家打開,夫妻同心事奉,共奔那屬天的賽程。這是一件美事。

五、散發香氣的園子

這條天路歷程沒有畢業、退休,更不容打盹、睡覺。蕭師母除了不再司琴(年輕時彈風琴)外,服事一樣也不少。最可貴的,是對聖徒親密的關切與安慰。將近兩年前,我告訴她,我要搬入新居。她第一個反應,是有些悲傷,接著怯怯地問道:「那麼你以後要在哪裡聚會?」我從來沒有想過搬家要換聚會的地方,所以脫口而出:「當然還是在這一個區啊!」她一聽,立刻興奮地跳起來,抱著我說:「太好太好了!…」當我意會她的反應,不只感動,更立定心志:主!我一定要好好愛你,在區中盡我那一份。

對病痛中的弟兄姊妹,她就與其它的師母們帶著補品,去醫院或聖徒家中安慰。在看望的途中,白髮皤皤的師母們互相扶持、照顧。她們超越了年齡的限制,完全是神聖生命的自然流露。這是一幅感人的畫面。她們就像一座美麗的園子,不論北風醒起,南風吹來,都散發著香氣。

蕭師母家有一個花園。那天午後,我與她一同佇立園中。空氣中飄著桂花淡雅的香氣。茶花、紫薇、美人蕉、軟枝黃蟬、非洲鳳仙…各自展示著獨特的美麗;而黃金葛、紫錦草、合果芋…也奮力活出生命的本色。到處充滿生機,是主人付出愛心的彰顯。蕭師母笑著說:「這都是蕭弟兄的傑作,他喜歡種花。我從來不管!」

人生已到晚年,可是她的心,就像澆灌的園子,不再有一點愁煩。因為基督作了她的帳幕覆庇她。她活在神寶座前,「不再飢、不再渇,日頭和一切炎熱也必不傷害她,因為寶座中的羔羊必牧養她,領她到生命水的泉;神也必從她眼中擦去一切的眼淚。」(啟七16, 17 )她唯一的心願,就是:主耶穌阿,我願你來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m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