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洄瀾年日 (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 
八個月前我離開了台北,來到了台灣的邊城。
邊城與京城是有很大的不同。在京城我用雙腳走到人造的公園活動。在邊城我必須藉著汽機車帶我們上山下海活動筋骨。這一天我們再度來到楓林步道。上一次是晚上,這一次是白天,完全不一樣的感受。
沒有了沅江上拉夫的船隻,卻有停泊在花蓮港外的貨輪。


初秋時分的楓林步道旁開滿了各式的野花。


在步道上我們遇到一位畫家正在作畫。隨後我們在第三觀景台再度相遇,開始有了一些交談。言談之中這位多年前遷來花蓮的畫家姓林,大名是中信。他對建築的元素與造型很有研究。在他手中完成了一棟花蓮地區經典的建築物,那是一棟中國唐風混合日式建築的藝術作品,內部架構以鋼材結構穿針引線,以黑邊白牆的色調呈現。這座建築的名為『邊城』。
 
加油!才走了1500公尺。
 
與邊城畫家相遇暢談的半路涼亭。
 
 
三天之後我們坐在『邊城』的二樓,因為是非假日的中午,樓上只有我們二人。享用著邊城改良且創新的雲南台式料理。邊城遊子的心情是喜悅的,因為生活中充満著人、自然與美的追尋。


日式舊屋經改造後呈現一座邊城仿唐建築。

 

內部架構以黑邊白牆的色調呈現。


前庭側院戶外茶廊

值此中秋前夕,

願我們所關心的人與關心我們的人:

一個注意:注意身體的健康
二個基本點:遇事糊塗一點、看事瀟灑一點
三個忘記:忘記過去、忘記年齡、忘記恩怨

月圓人圓,千里共嬋娟。

Am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一會兒的工夫,天空清明,毫無遮蔽。僅留山頭朵朵白雲覆罩。


陋室窗外,有我自玉里安通山上帶回來的二株澳洲茶樹(葉子可提煉精油)。種植茶樹它有防蚊功效。還有一株玫瑰(B&Q四盆一百元的小盆景),經我照顧之下,已經換了一次盆了。這些日子它已為我開了許多玫瑰花,我這一軰子,從未進過花店買花送人。這樣不浪漫的人,在這些日子,內人的桌子,常有我親手栽植的玫瑰花。
此外還有一塊從花蓮溪口拾回的奇石…。
書讀累了,向外望去,心中頓覺舒暢。


『行到水窮處,坐看雲起時。』這是詩人王維辭官後,隱居終南所作的詩中一段。

我對這句話的感受是,行到水窮處,似乎是世事已到盡頭。然而若是在靈中思量,水窮處不正是源頭的所在嗎? 三一神父、子、聖靈如同是源、泉、流一般。然而有多少人是行到水窮處呢?

坐看雲起時,當你行到水窮處,你纔會真正的坐下,安息的看雲起雲落。不是嗎? 並且聖靈大雲的覆罩,也不盡相同,隨著時間,地點快速的變動…。



Am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飯後,親手作麻糬。溫熱的飯裝在小塑膠袋中,在手中反覆揉與壓,等到米粒的分別已消失了,也就是調成一團了。就大功告成了。
 
 

你們看,快成功了!
 

四、阿美文化知性課程
 
 

阿美族是母系社會,女人至上,生女兒全族祝賀,生男兒沒人理妳。男人是嫁給女人,女人可將把男人休了…與漢人社會完全相反。
 
 

老師在講,你有沒有在聽啊?不要左顧右盼。
 

抬頭挻胸,雙手放好,二眼直視,這位許同學最認真。
 
 

哇!那麼好笑,說來聽聽吧!
 
 
那位穿粉紅衣服的同學,要坐好,向旁邊的「羅同學」學習。
 

坐累了嗎?現在來戶外教學。
 
 
首先,參觀水中活物的國民住宅--『拉告』。阿美族人捕魚的方法,叫『巴拉告』。簡單的說分為三層,最底層用竹筒或是筆筒樹並排綁好,中間有空心的部分供那些沒有穿衣服的魚類(無鱗類)躲藏。(如黃鱔、土鰓…)中間用細的樹枝,小魚小蝦可在其中生存,而避免被大魚吃掉。最上層水草、布袋蓮,大魚生存魚其中。我們中午吃的吳郭魚就是住在這一層,因為不是吃土長大的,所以沒有土味,肉質也特別鮮美。
 
 

請看這棵樹,好像沒有樹皮啊,又硬叩叩的,又那麼光滑。請問叫甚麼名字啊?
 

它學名為『九芎』。因為每年脫一次皮。新皮是褐色的。老皮較白色。因為木質堅實,可抗白蟻蛀蝕,因此可用作建材。又因實在,所以與相思木都是作為柴來燒,耐燃。又因表面光滑,俗名『猴不爬』。大家來摸摸看,硬不硬?滑不滑?
 
 
介紹這神奇的樹豆。據說:常吃這樹豆會生『男孩』。因為阿美族人女人至上,不喜生男孩,這些年來,馬太鞍地區已很少看到這樹豆了。

因為時間有限,我們還要趕行程,只好先行告辭了。

 

Am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二、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

 

 



看日出 讀夕陽  還要陪工人畫彩霞
小小的摩里沙卡  讓我鷹揚風發
生命的弧線  串連森坂的每一戶人家



林田山原文是日文的『森坂』(MORISAKA)(摩里沙卡), 意為森林如坂之廣闊。華語將其更名為林田山

 

 

 

 

 

省道轉進入萬榮鄉之前與傳說中的豬腳擦身而過

 
 
因著我在車上的介紹『檜木精油』,一下車大伙就迫不及待的刺激消費…BUY! BUY! BUY AGAIN!
我善意題醒:『這才第一站啊!』

 
 

來到林田山一定要看看中山堂,拾級而上,這個由檜木打造的社區電影院。昔日無電視時代,伐木工人晚上看電影的地方,一週放映二至三場,如今禁止伐木,人去樓空,僅供追憶。

 

 


大伙陸續進入室內,這位原來的在此值班的替代役男,頓時打起了精神,熱心的為大家講解這裏的點滴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
薛弟兄突然有所發現,手指向天,說你們看!看甚麼啊?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原來是發現這棟建築物的屋架,也是用檜木打造的。據說這棟建築全部花費了將近三千萬修復完成。

 

 

 



出了中山堂,左側有一段保存完整的鐵道,昔日運送木材與人員的火車由此經過。如今殘留於此,作為那段歷史的見證。
 

沿著鐵道側前行,不到一百公尺,在左側山坡上可看到一棟日式木造瓦屋建築。此處為昔日長官的宿舍。現在經過整修後,由社區自營開了一間咖啡館。名為林田山社區咖啡館。每週二公休。
 
 

脫了鞋,進入木地板的室內,在窗邊坐下,點了一壺花茶,坐它一下午,欣賞山中雲起雲落,好不愜意。可惜我們是大隊人馬來訪,少了那一點清幽。(PS:這張照片是我與內人在二度來訪時所留下的。)這次因時間故,沒有一人得享這景緻。切記,少許的遺憾是再訪的動力!
 
 

社區中可看性很高就屬這些老房子了。木板的外牆,黑色的瓦上面覆上厚厚的青苔見證了它的經歷。如今仍然矗立在此;雖然往日的輝煌不再,但它似乎在等待另一個時代的鑑賞者出現,使它所作的見證得以持續。
 
古老的火車陳列在此,已不在奔馳。它似乎在說,『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…』
 
嘿!薛弟兄,薛師母啊,上錯車啦!
上遊覽車喔!我們要去吃飯了。

短短的四十分鐘我們初體驗了這個號稱『花蓮的九份』-林田山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m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 

鯉魚潭已成為交通部觀光局所管理『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』內的一個重要景點。開車南下至此建議一定要左轉進入遊客服務中心,完善的設施,還可以喝咖啡喔!



遊客中心有清楚的遊憩據點分布圖導覽


遊客中心旁規畫了一水岸公園,裏面有一些石雕,與自然美景搭配一起,相輔相成。


自遊客中心起,順時針方向開始環湖。可步行或單車行。

湖岸景色之一。
(遠處為租借腳踏船,二人踏船每小時公定價300元。)


湖岸??花已綻放(請問花名?)


環湖路大致平坦,只有小小的升降,老少皆宜。


湖旁瞥見一雅緻小屋,好生羡慕,但一想到離seven好遠啊!
(我們還是太俗世了,無此文人雅士的心境), 故打消住此的念頭。


若是不想玩腳踏船,也有汽艇遊湖的服務。


湖岸靠公路側的步道景色



湖岸有些民宿,不錯的景點。

陳大嬸在此向大家問安!
有空來座喔!

 

Am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蘇花公路清晨的美景。



陽台遠眺中央山脈,每天的景色隨氣候變幻。



陽台的側面可觀太平洋岸的浪花。
每晨不是向山舉目,就是向大海觀看,與主交通。




Am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