瓦器裏的寶貝-第一位訪談的師母, 我的母親
by Becky
「我們有這寶貝在瓦器裏,要顯明這超越的能力,是屬於神,不是出於我們;我們四面受壓,卻不被困住,出路絕了,卻非絕無出路;遭逼迫,卻不被撇棄;打倒了,卻不至滅亡;身體上常帶著耶穌的治死,使耶穌的生命也顯明在我們的身體上。」(林後四章7-10節)
楔子
那天我去看我的母親,她炒了一盤蝦仁,放在電風扇前吹,她說:「你急著走,所以我要把它吹涼,你好帶走。」我告訴她,我沒有課,所以不急。她卻聽成很急,說:「你用筷子攪拌攪拌,涼得更快。」我們就在不急與很急之間,混亂成一團。我忍不住大聲說:「我說不急,你不用催我走!」她愣了一下,用一種很吃驚的表情,對我說:「你為甚麼火氣這麼大?你不知道我有一隻耳朵聾了嗎?」當時,我的良心立刻受到責備,我坐了下來,用雙手摀著臉,內心喊著:「哦!主啊!‧‧‧草必枯乾,花必凋謝,人的一生也是這樣易於衰殘嗎?」媽媽看到我如此反常的舉動,似乎受到了驚嚇,怯怯地問道:「我又說錯了甚麼嗎?」我嚎啕大哭起來,說:「媽媽,看到你越來越老,我心裏好難過‧‧‧也怕你被主接去,我又少一個親人‧‧‧」已經數十年,沒有在她面前哭過,她彷彿又看到一個在襁褓中的孩子,竟然不慌不忙地說:「主會保守的!一切都在主的手中‧‧‧」神的話是一種安定的力量,我得了安慰。她就像一朵在神看顧下的百合花,自在馨香,任憑淒風苦雨的試煉,亦不減損其生命的美麗與強韌。
就在那一刻,我決定要記錄下,在她裏面那永不衰殘的神聖生命(zoe),讓她說出一生中最拔尖的經歷,不只是我美好珍貴的回憶,更是一個六十年來從未離開過基督與召會的老師母的見證。
丈夫的淚,妻子的祈禱
父母是一九四九年隨政府來臺灣的,媽媽那年二十歲。有人說,這是歷史上,中國人最大的遷徙;有人說這是逃難潮。但我卻認為這是主為了臺灣的福音,所興起最大規模的開展隊。由於早期弟兄姐妹們的忠信為主,開疆闢土,使臺灣後來成為福音的苗圃。
一九六零年代,媽媽經一位弟兄的介紹,發現我們中間既用靈,也有主的話,自己及家人(丈夫,一個兒子,三個女兒)就陸續受浸歸主,且在當時奉獻的流中,跪在主前,在兩位長老的按手下,決定以基督為我家之主。強的心願只是一個開端,爾後生命的旅程,有主親自的照顧與訓練,主觀的經歷,十字架破碎的功課於焉展開。我問她,一生中經歷主最深刻的事是甚麼? 她說,她學到第一個最重要的功課,就是人不能只求醫生,不尋求耶和華,像歷代志下十六章那個亞撒王。藉著訪談,她慢慢憶起說,我的弟弟大約三、四歲時,常常氣喘,一發作時,全臉漲紅,下一口氣似乎都上不來,公家的小診所一直治不好。她聽說有一家私人診所很有效,可是非常貴。在那個物質貧困的年代,父親收入微薄,她只有長期剋扣出菜錢,終於可以帶弟弟去看病,可是弟弟的病還是沒治好。有一晚,病情加重了,又發燒。父親束手無策,一個人坐在椅子上,一直流淚。媽媽就跪在弟弟的小床前,大聲呼求主,求主醫治。她想起聖經中哈拿的範例,就許願說:「主啊!你如果治好了他,我就把我這個唯一的兒子,奉獻給你。」不斷地祈禱,不停地替他滾燙的額頭換濕毛巾。黎明時分,燒退了,也不喘了。奇異的是,從此再也沒有復發過,直到今日。
當初她向主的禱告,自己幾乎都忘了。她說:「如今,弟弟是完全給主使用的人。可見主沒有忘!」主悅納了她的心願。
從此,她對主更有信心,也積極投入教會生活中,跟隨帶領。新公園(現稱二二八公園)傳福音時,我還是一個小女孩,就與她同行;早年上千人的全台青少年特會,及每週為大學的福音,均在飯食配搭服事上有分;李弟兄回台開特會期間,也毫不自卑居家的簡陋,熱誠地接待南部上來的姐妹,並一同赴會。而家裏的小排,更是數十年如一日,風雨無阻,從未中斷。
。
不只外面的活動,證明她「‧‧‧聽見神兒子的聲音,聽見的人就要活了。」(約五章25節),一個信徒若真正是活物,也必有許多裏面的感覺。
我記得媽媽曾告訴我一個她向鄰居認罪的例子:有一個太太得罪了她,她從此對這個鄰居視而不見。有一次,她讀到「所以你在祭壇前獻禮物,若想起你的弟兄向你懷怨,就要把禮物留在壇前,先去與你的弟兄和好,然後來獻禮物。」(馬太福音五章23,24節),剛烈個性的她,隨靈而行,就去向鄰居道歉。不久這位鄰居也被邀請至福音聚會中。
聖經的話是傳輸生命的種子,我們的心就是土壤。要神的話增長並繁增,必須有一段學習、經歷、並受對付的期間。誠如倪弟兄所說,如果一個人在神面前的約束、雕刻、攔阻、責打不夠多,就學習得不多。必須經歷過事情,才叫富足,有積蓄。媽媽在神的話上,是非常認真的。
讓孩子們從小在主話中成長
很多人羨慕她的孩子均受浸歸主,我問她的第二個問題,是她如何做到的?她說:「一定要把孩子從小就帶入教會中;否則等他(她)們長大後,有了自己的意見,就很難了。」她舉例說,有一位姐妹,在孩子還小時,不把他帶來會所,等到大學畢業,她一直央求弟兄們給她的兒子傳福音,事倍功半,著實讓她傷心苦惱。
其實,除了學校教育,屬靈的成全更是重要。一個沒有主話的人,很難健全地成長,因為「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,是我路上的光。」(詩一一九105 )神的話就是光,照亮路徑,因此,不會行走在黑暗裏。
而一個從小被教導在生命中長大的孩子,將來也必定是「真誠惻怛」,真正具有人文素養的人。同時,他(她)們也能在教會中做柱子,教導人,牧養人。因為在神的家中,有申言者,有教師,有榜樣,他(她)們能在真理、知識、經歷上跟隨。
而對主話更多的領會,看見話中的亮光,不是僅僅因著時間,而是從小藉著聖經接觸主,對聖經的認識逐漸累積的結果。
孩子們從小就活在教會中,還有一個最大的益處,就是白白接受第一代所經歷的。年長的一代,把他們所遭遇的一切都告訴了年青人,這些話成為對第二代的養育或建造的一部分。所以,第一代所經歷的,絕不是徒然的。
而對孩子們影響最深遠的事,就是除了對主,對教會也會產生歸屬感,體認到自己是神家中的親人,不論在天涯海角。
記得二十年前,我負笈美國東岸唸書,前三個月,因為想見識世面,增長見聞,所以並未與當地的教會接觸。直到環境興起,我決定重回父家。那天主日早晨,我搭上公車(一小時一班),終於到了會所。當我還在會所外的院子裏,就聽到裏面唱著讚美詩。當時,我立刻靈裏跳動,全身顫抖,淚水奪眶而出。心中呼喊著:「啊!主啊!讚美你!我不再是外人和寄居的,乃是聖徒同國之民,是神家裏的親人‧‧‧」
擘完餅,我也不在乎我的英文是否完美,我站起來,分享我對主的讚美與重回教會生活的感動。散會後,西國弟兄姐妹圍著我,揮動著手臂,不停地喊著:「Hallelujah! Praise the Lord!…」歡喜之情溢於言表。我們有著同一個生命(zoe),我們是親人。那一幕,終生難忘。
經歷神 – 作牧人
媽媽年近八十,時空有些混淆,也沒有組織能力,所以一次只能問一個問題,且要在旁幫腔,慢慢讓她憶起。但正因如此,內容既真且純,沒有一般名人,接受訪談時,侃侃而談的虛矯,及有意無意地顯揚自己。素樸的言語,真摯的情感,表達出對主不盡的感激與讚美。
有趣的是,幾天前,她竟然主動打電話給我,說她練好了一首最喜愛的詩歌,叫我下次去看她時,要把小錄音機帶上,她要錄下來,給我睡前當搖籃曲聽。
她唱得很好,那是大本詩歌444首,她唱出了她的心聲:「是愛的神作我牧人,祂常餵養,祂常施恩;祂是屬我,我是屬祂,何來需要?何來缺乏?‧‧‧你的甘甜、奇妙的愛,測量我的一生年代;你愛既然永不改變,我的讚美還要加添。」
留言列表